經過國家礦山安監局安徽局和轄區煤礦企業的共同持續努力,近年來,安徽省煤礦斷層超前治理、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成效逐步顯現。自2016年以來,安徽省煤礦連續杜絕了瓦斯事故、水害事故,并連續杜絕了3人及以上事故。2021年,該省煤礦實現了“零突出”“零透水”“零發火”,瓦斯超限次數首次降到個位數,瓦斯災害最重的淮南礦區首次實現瓦斯“零超限”。
由被動防范向超前治理轉變
安徽煤礦災害嚴重,地質條件復雜,斷層構造多且相互疊加影響,給安全生產帶來極大威脅。在煤礦采掘工作面過斷層期間,歷史上曾多次發生瓦斯突出、礦井透水等重特大事故。對此,安徽局強化監察服務,推動加強斷層超前治理、源頭治理、系統治理。安徽省煤礦企業積極探索實踐,變“過斷層”為“治斷層”,堅決防范遏制煤礦重特大事故。
淮河能源集團創新建立了一整套斷層破碎帶治理技術體系,對所屬煤礦133個采煤工作面斷層破碎帶、54個煤巷掘進工作面斷層、32個揭煤地點進行超前注漿治理,為安徽省其他煤礦“治斷層”提供了樣板。
安徽局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堅持監察和服務相結合,“兩級聯動”積極推廣淮河能源集團的經驗做法。安徽局多次組織召開斷層治理經驗交流會、現場考察座談會,監察執法處與轄區礦業集團召開“一對一”業務聯席會。經過持續深入推廣,安徽省煤礦在斷層治理方面均進行了大量有效探索。
淮北礦業集團制定下發“精準地質”工作實施辦法,對采掘工作面進行“一斷層一探查”“一斷層一方案”治理,每兩天更新現場剖面圖,精準指導斷層治理。
中煤集團新集公司和所屬煤礦均成立斷層超前治理領導小組,公司層級統籌謀劃,煤礦層級具體落實,深入推進斷層超前治理。
皖北煤電集團建立超前管控、集中會審、定期分析、監督問責、政策引導5項工作機制,通過精準過斷層,多回收煤炭資源45萬噸,少回采矸石67萬噸,創造直接收益2億元。
推動斷層治理措施落地
安徽局立足“兩個根本”,堅持“兩個納入”,切實保障斷層治理措施落地。一方面,將煤礦采掘工作面斷層超前治理納入2021年煤礦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重點工作清單和2022年深化治本攻堅任務清單,督促煤礦企業對賬銷號,清單化落實有關措施。另一方面,將采掘工作面過斷層落差較大、地質構造帶以及因斷層影響可能造成瓦斯、水、火事故的,納入煤礦年度重大風險管控清單,逐礦細化風險管控措施,明確管控期限和管控責任。
安徽局對重大風險實行“周調度、月分析、季會商”,對風險防控不力的,及時預警告知,推動有效化解風險。2022年,安徽局督促全省42座煤礦共排查重大風險點676個,其中過斷層重大風險點192個,著力化解過斷層構造帶來的各類災害風險。
安徽局把采掘工作面過斷層治理措施落實情況作為重點監察內容,通過日常調度、現場檢查和視頻抽查,認真核查比對過斷層注漿措施落實情況,一旦發現措施不落實的,一律依法嚴肅處理處罰。
今年7月,劉莊煤礦掘進工作面過斷層期間未采取有效治理措施,導致巷道頂板冒落。安徽局經過認真調查,在依法對該礦處罰7萬元的同時,責成其所屬集團對該礦分管副礦長等5人進行嚴肅問責,進一步壓實煤礦企業斷層治理工作責任。
目前,安徽省煤礦企業均建立了采掘工作面斷層破碎帶地質探查、注漿加固、過程管控等管理規定和技術標準,明確細化斷層超前治理范圍、治理方式、治理工藝以及相關責任。
通過提前采取注漿加固措施,安徽有效降低了斷層破碎帶對安全生產的影響,掘進工作面過斷層單班進尺平均增加0.8米至2.1米、采煤工作面過斷層期間推進度每天平均提高2刀。提高了圍巖強度,增強了巷道支護穩定性,大幅減少后期巷道修護工作量。與未采取治理措施巷道相比,維修作業每班可減少10人到15人。
下一步,安徽局、安徽省煤礦企業將不斷健全完善斷層超前治理、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管理技術體系,持續提升煤礦開采本質安全水平,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