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繁花”收眼底
——淮北礦業集團礦區春日見聞
當花蕾綻放在百里礦區時,春天的密碼便悄然解鎖……櫻花如云、玉蘭似雪,職工們駐足拍照。這些,不僅是自然對礦區的饋贈,更是淮北礦業集團近年來踐行綠色發展、關愛職工生活的生動體現。
科技云端:以“智”提“質”的堅定之路
近日,記者走進臨渙選煤廠,智能化的脈搏正強勁跳動:高清智慧屏實時閃爍的數據勾勒出生產的“數字畫像”,操作員輕點鼠標即可遠程操控全流程設備;車間里,智能巡檢機器人穿梭于設備間……這正是以智能化建設賦能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

該廠堅持數字賦能,建立5G基站系統,完成了工廣區、生產區5G無線信號全覆蓋。通過對海量生產數據的采集、分析和應用,大力推動5G技術在創新場景中的應用,讓“智慧大腦”成為驅動生產的全新動能。
“智能化建設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該廠機電副廠長李剛表示。這座曾以煤灰為底色的工業堡壘,如今正以“智能”為筆,“綠色”為墨,潑灑出一幅未來工廠的寫意長卷。
2022年10月,楊柳礦通過國家級智能化示范礦井評估驗收,成為安徽省首個國家級智能化示范礦井?!敖ǔ傻闹悄芑ぷ髅婢鶎崿F設備遠程操作、一鍵啟停等功能,采煤機記憶截割率、液壓支架自動跟機率分別超過70%和85%,生產過程實現智能化管控,綜合效率提高30%以上?!睏盍V智能化辦公室主任張輝表示。
渦北選煤廠則以“綠色智能”為發展方向,積極引入智能化技術,先后利用RFID射頻識別技術及圖像識別技術實現給煤機、移動皮帶遠程控制;高耗能電機更換、煤泥鐵路運輸等一系列綠色技術改造工作,顯著降低能源消耗。
生態轉型:從“黑”到“綠”的蝶變之旅
綠金湖畔,晨練的職工與白鷺不期而遇。
近年來,淮北礦業集團通過生態修復工程,將昔日采煤塌陷區轉化為綠金湖等生態濕地公園。綠金湖治理后恢復土地2.45萬畝,形成城市中心水庫和候鳥棲息地,成為國家級生態修復典型案例。通過科學開采、污染治理和資源高效利用,集團先后建成9對國家級綠色礦山,實現礦區環境“黑轉綠”,生態化的改造也讓礦區從“灰頭土臉”變為“鳥語花香”的綠色標桿。
在桃園礦后場區,曾經的矸石山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封閉式矸石大棚,鋼鐵支架與透明玻璃交織的穹頂下,矸石處理設備飛速地運轉。在污水處理站,垂柳抽出嫩芽,與管道中汩汩流淌的再生水合奏出春之圓舞曲。

朱仙莊礦低濃度瓦斯發電廠,對瓦斯進行綜合利用。曾蟄伏于煤層的幽靈,如今在燃燒器里跳起藍色圓舞曲。瓦斯化作光的集束,沿著電纜奔向暮色,點亮的不只是萬家燈火,還有工業文明與自然和解的星圖。
臨渙焦化公司累計投入超6億元高標準推進環保提標改造,描繪著工業發展與生態和諧共生的春日藍圖。午后,陽光被剪成碎片,灑在“綠色焦炭”花園的步道上,飄在焦爐的煙囪間,這里成為焦化人春日觀景、夏日納涼、秋日抒懷、冬日賞雪的好去處。
隨著“煤電產業強鏈、化工產業延鏈、戰新產業補鏈、未來產業增鏈”的穩步實施,集團大力推進焦爐煤氣分質深度利用、年產60萬噸無水乙醇等項目,春日的生產線正加速向高端化、低碳化轉型。
人文刻度:由“少”及“多”的幸福之感
破曉前,蘆嶺礦職工食堂內,刀鋒與春筍切削出黎明前奏曲。在24小時的窗口,味美鮮香的早點,為早班職工提供了滿滿的能量。暮色里,浴室中彌漫著帶有溫度的水汽,舒適而恒溫的水流沖去深井的疲憊,更衣鏡映出被春天滋潤的臉龐。
該礦推進美好新蘆嶺建設,始終把職工的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力、用情辦好民生實事。加強“兩堂一舍”建設,增安充電樁,實施飲用水改造工程,推進“明廚亮灶”建設,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福祉裝滿了職工心房。

許疃礦通勤候車室內,新增的智能快遞柜,寫滿了科技與智能,綜掘一區孫春風對著屏幕輕點幾下,心心念念的包裹出現在面前。
“以前拿個快遞還要跑鎮上,現在走不了‘兩步路’就能拿到。”
更為令人欣喜的是“為職工制作夏季工裝”“配備智能體檢機和自動體外除顫儀”等新一輪民生清單逐步推進落實。
“井下智能化,井上滿眼春”已成為礦工日常。許疃礦成功書寫了詩意礦區與人文關懷相融的N種可能——既有煤海深處奏響的發展強音,更有人文關愛編織出的幸福經緯。
從櫻花盛開的礦區一隅,到綠意盎然的生態濕地;從科技的創新到職工的笑臉。當白鷺又一年回歸綠金湖面,淮北礦業集團的轉型方程正在加速演進,詮釋了傳統能源企業向綠色、人文、創新方向轉型發展的生動實踐,這里不僅有自然的藍天,更有企業與職工共同奔赴的“發展春天”。
記者手記:
當綠色大于黑灰,當矸石山消失、櫻花海爛漫,從機器轟鳴中破繭的生態蝶變,到人文關懷里綻放的幸福之花,這些礦廠正以春潮般的活力,書寫著新時代的“兩山”實踐樣本。淮北礦業集團的春天敘事,既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詮釋,更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傳統產業轉型的微觀鏡像。當櫻花飄落在礦帽上,當白鷺掠過光伏矩陣,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工業文明的生態覺醒,更是一個企業的青春重構。
(審核:陳磊 責編:王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