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臨渙選煤廠東區選煤車間重選質量操作員王珍珍一路小跑到智控中心,端坐在電腦前,開始了她一天忙碌的工作。
王珍珍輕點鼠標,打開上位機監控界面,工藝系統設備狀態一目了然。在安全確認后,隨著準確無誤指令下發,廠房里啟車語音拉響。片刻后,一號系統設備按設定程序先后啟車,正前方的監控屏幕上,從現場攝像頭及傳感器回傳的各類信息數據清晰地展示在眼前……
“之前在廠房內,生產操控全憑人工經驗,產品質量不好掌控。如今工作環境更舒適,操作流程更簡潔,過程數據更直觀,產品質量更穩定。”王珍珍向記者講述著前后變化。
去年9月,臨渙選煤廠“超級智腦”——智控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通過智能集中控制系統,實現了全生產線設備遠程一鍵啟停;利用智能生產管理系統中配煤、重介、浮選、壓濾、集控等智能控制模塊,動態顯示生產過程數據和關鍵環節的視頻信息,實現生產過程由“經驗調整”到“數據回控”、人員由“專人盯崗”到“動態巡查”的轉變,把職工從安全環境差、勞動強度大、生產戰線長的作業現場中徹底解放出來。
記者走進洗選生產主廠房,敞亮的廠房里幾乎看不到工作人員的身影,只有機器運轉的隆隆聲。
“系統具備遠程控制、自動檢測和故障報警功能,設備可靠性大大提高,簡化了崗位操作,變守崗為巡崗,實現了減人、提效、增安。”該廠西區選煤車間主任李軍文告訴記者。
依托智能洗選,臨渙選煤廠聚焦“五降一提”,增產增效,深耕配煤技術,根據原煤煤質,施行“一煤一策”,通過發揮技術及倉儲優勢,優化資源配置,突出生產數字化管控,實施一次和二次浮選設備和工藝改造,對不同煤種持續推進等灰分洗選策略,產品質量得到持續提升。
“產率提高了,產品質量更穩定了,勞動強度降低了,檢修效率更高了,成本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企業效率效益、職工幸福感和獲得感進一步提高。”該廠生產副廠長弭明濤向記者介紹。
據悉,臨渙選煤廠元月份入洗原煤超計劃15萬噸,精煤產量超計劃10余萬噸,產率超聯動考核2個百分點以上,煤質煤種合格率100%,順利實現了首月“開門紅”。
“數字賦能是發展大勢所趨,我們將繼續做好智能化發展后半篇文章,聚力打造行業一流智能化選煤強廠,為集團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臨選力量。”該廠黨委副書記、廠長李超表示。
(審核:李超 責編:王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