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井下生產條件,讓職工遠離臟累、危險的工作環境,體面勞動是一代代淮礦人多年的夙愿。
如今,這一夢想在淮北礦區正一步步變成現實。
——2015年,淮北礦業集團首臺巷道修復機在許疃礦82下運輸下山試用成功,生產效率提高了4倍的同時,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掀起了淮北礦區巷修革命。
——2017年,集團首套煤礦電液控制系統在袁店一礦成功試用,拉開了淮北礦區電液控大面積應用的序幕。
——2018年,集團第一個智能化工作面——楊柳礦1075智能化工作面調試成功,標志著淮北礦業邁入了智能化工作面開采時代。
……
尤其是2021年,集團明確把“改善職工井下作業條件,新裝柴油單軌吊30臺,巖巷綜掘干式除塵器配置實現全覆蓋”作為年度務必辦好的“八件實事”之一,加速了井下一線職工體面勞動夢想的實現。
2018年11月,工程處孫疃礦建工區建成單軌吊井下輔助運輸系統,至今已安全運行3年多。其“安全、便捷、高效”運輸優勢,使得輔助運輸靠人力“推拉肩扛”一去不復返。
隨著單軌吊應用廣泛推廣,其優勢被廣泛認可,以單軌吊為載體的施工工藝創新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
2021年2月4日,雙龍公司“1+2”順山支架綜掘擴安一體化施工工藝現場會,柴油單軌吊整架“一站到位”運輸,減少大物件拆裝、起吊等工序,提高了安全系數、工作效率,消減了職工工作量。
在“1+2”擴安一體化工藝推廣過程中,信湖礦將該工藝推上了新高度。僅從施工組織方面看,該礦818切眼施工中使用順山支架,取消了近3000根單體支柱,減少了掘進工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
今年4月12日,集團在信湖礦召開818綜放工作面“1+2”擴安一體化工藝應用現場會,淮北礦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方良才指出,“1+2”擴安一體化工藝,是一場生產工藝的革命,是淮北礦區的歷史性突破。
“全年計劃新裝柴油單軌吊30臺,實際安裝了53臺。”集團機電裝備部單軌吊項目負責人任曉磊說,“較計劃增加23臺,為的是加速淘汰井下落后絞車運輸,降低傳統軌道運輸安全風險。”
崇尚勞動,造福勞動者,更要關愛職工生命健康。
為提高巖巷綜掘除塵效果,呵護職工健康,2020年3月,集團首臺巖巷綜掘干式除塵器,在工程處鄒莊礦建工區施工的7703機巷底抽巷試用。
“綜掘機割窯時,現場粉塵少了,環境也好了。”工程處鄒莊礦建工區井巷三隊隊長尹濤,現在清晰記得第一次試用時的感受。
“巖巷綜掘干式除塵器,抽塵負壓大、迎頭風量足,巖塵吸得凈、排得凈,除塵效率達98%。一經試用,得到了職工廣泛歡迎。”集團通防地測部張緒林說,“按照集團統一部署,2021年加大巖巷綜掘干式除塵器投入,目前,實現了綜掘干式除塵器配置巖巷全覆蓋。”
在采訪中,記者聽到一線職工說得最多的是:“集團千方百計改善井下作業條件。現在,井下條件大幅改善,工作安全又體面”。
責編:王 盟